

发源于日高山脉北端的沙流川是一条一级河流,全长104km。 流域内的众多爱努柯坛(kotan=村落)得以蓬勃发展。如今,坐落于中游的平取町二风谷仍保留着柯坛(kotan=村落),且该柯坛名被载入1808年、1858年的日本书籍。 此外,坐落于沙流川支流的看看川下游流域的依卢艾卡西(iruekashi)遗迹出土了约1万多年前的石器。沙流川流域是自史前时代以来人们便在此积累了生活的痕迹。
明治以后,该流域成为众多研究者交流研究爱努文化的据点,例如最具代表性的John Batchelor、金田一京助、吉田岩。昭和初期,N.G.Munro移居二风谷。此外,一位走遍世界的传奇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·伯德,1878年将平取作为了日本之旅的目的地。 沙流川流域积累着即使从世界范围来看也非常宝贵的爱努文化研究。其中,二风谷成为爱努文化发信中心地。

平取町为传承爱努文化而采取着各种各样的措施。例如,于二风谷柯坛(kotan=村落)复原的齐塞(cise=家)群便是传承爱努文化象征性的存在。在柯坛(kotan=村落)建造齐塞(cise=家)前后都会举行肃穆的仪式。除此之外,还定期举办被称为齐朴桑凯(cip-sanke)的小舟下水仪式、祈祷语言、礼仪、仪式用具以及食物烹制等传承活动,还举办面向当地儿童的爱努语教室。
此外,在二风谷柯坛(kotan=村落)延伸而出的“匠之道”中爱努工艺品创作家们的工坊鳞次栉比。通过路线巴士用爱努语介绍车站等,整个地区融为一体,保护并传承者爱努文化。
2001年,“爱努语地名”与“爱努纹样”入选北海道遗产;2004年,“爱努口传文艺”入选北海道遗产;2013年,使用代代相传的传统技法制作而成的“二风谷依塔(ita=托盘)”与“二风谷阿兹喜(attus=树皮纺织)”是北海道唯一被经济产业省指定为“传统的工艺品”。


在齐塞(cise=家)群内,由创作家们轮流实际演示依塔(ita=托盘)木雕、刺绣等,大家可以参观其制作流程、聆听制作者的讲述。齐塞(cise=家)群坐落于二风谷爱努文化博物馆、二风谷工艺馆附近,可以在此了解爱努文化,并接触到真正的依塔(ita=托盘)与阿兹喜(attus=树皮纺织)。